402cc永利安全线路新闻
人文讲坛318期——图像及其气氛:关于图像体验的现实
作者:彭冰迪        编辑:研究生会        发布时间:2019-10-22        来源:402cc永利安全线路         点击:

20191020日,今天讲座的主题是图像及其气氛:关于图像体验的现实,主讲人为德国著名哲学家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教授格尔诺特·波默,翻译者是柏林大学王卓斐教授。波默教授以一副现代主义作家的画作为切入点,拉开了讲述图像的气氛性效果的帷幕。

讲座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图像理论,第二部分是古典画例在第一部分里,波默教授向我们展示了《蒙娜丽莎》的画作以及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雷內·马格利特(René Magritt)的一幅画作:《这不是一个烟斗》,让我们感受图像经验的实例。波默教授通过一幅黄昏的画像说明在回答什么是图像的时候,必须注意图像语用学的视角:“图像是什么,还取决于它得以运用的社会语境。”在第二部分里,波默教授展示了埃尔伯特·布特斯(Aelbert Bouts)的作品《戴荆冠的基督》以及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的画作以及威廉·特纳(William Turner)的画作,这几种风格迥异,或带有神秘宗教气息,或丑陋扭曲,或唯美朦胧的画作给人们带来明显的反差感,以此说明图像的气氛性辐射(atmosphärische Ausstrahlung)甚至于是某种准自然性了(quasi Natürliches),图像的符号学—解释学、艺术史研究很有可能源于某种原则,即博物馆观看(Museumsblick)。最后一个例子同样属于图像语用学的转换这里伯姆教授以宾馆房间对梵高画作的滥用为例。

最后,在结论部分,波默教授提出问题:每张图像都有气氛吗?波默教授认为正如所看到的,这取决于观看图像的实际语境。另一方面,图像可能的气氛效应还取决于图像表现的方式。不仅是体验图像的实际语境,而且图像的表现方式也对其气氛效果起关键作用。画面越是场景性的表达,人们越可期待其中可感的气氛特质。


格诺德·波默,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教授,德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古希腊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自然与科技哲学、现象学、伦理学、人类学等。代表作有:《实践视野下的人类学》《气氛》《新视野下的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感知学》《柏拉图的理论哲学》


版权所有 402cc永利安全线路检测中心 - 登录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