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9时,“华夏文化之光――仁道与诗乐”的专题辅导讲座于逸夫楼A5017报告厅顺利开展。据悉,此次讲座面向402cc永利安全线路委员会党校第26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全体成员,402cc永利安全线路退休教授杨建文担当主讲人。
杨教授开场面向观众席鞠躬,用“同学们好”问答,戏说与“早上好”的区别。他以“共享单车,不是用户共享方便,而是老板共享钱包”,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京剧出现,《水浒传》写高俅发迹因苏东坡等为例,引发大家对生活中诸多问题的关注,告诫同学须具有“大胆怀疑,小心求证”的质疑精神,并强调:“读书虽易,读懂不易,且读且质疑。”同时,杨建文教授解释自己认可的三个身份:民国遗童,生在旧中国,长在红旗下;员外,定员外的教授;红二代,非官非富。
杨教授指出,孔孟之前的史前文化主要是关注自然,终极目的是为了人类,其中出现的上古神话与传说可解读为创世文化、救世文化与乱世文化。孔孟至今的史后文化重心逐渐转移到人类自身,尧舜时代“风俗淳”,夏桀商纣时代“礼崩乐坏”。杨教授重点讨论了有确实文献记载的华夏文化中的礼崩乐坏。
礼崩,是过去文明世界的历史进步和纯朴道德高峰的堕落,那时诸子百家各自应对,“仁者爱人”“道可道非常道”等观点纷纷提出。他从明清小说入手解读仁道,“三国演义争行仁道,水浒传替行仁道,西游记平齐仁道,红楼梦修补仁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他将《诗经》概括分为爱情,婚姻,邢狱苦难,社会不公,剥削,讥讽抱怨,邦国兴衰,赞美贤明八大类。在讲座末尾,杨教授感慨诗坛的现状问题,引用“太息欧风兼美雨,莫教催折民国花”这一湖北早期留欧员工的诗句,指出现代诗不是无根之木,而是应该有古典诗歌的传承。
最后,针对员工提出的关于“梨花体诗的评价”,杨教授强调深意不是哲理的排列,朦胧也要掌握分寸。